
雨湖新闻网讯(通讯员 段辰璐)为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,切实兜住兜准兜好困难群众民生底线,今年以来,雨湖区民政局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兜底作用,有效解决了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、紧迫性、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。截至目前,已实施临时救助550余人次,发放临时救助金79余万元。
严把准入关口,做到应救尽救。临时救助是社会救助体系中应急性、过渡性的生活救助政策,严格把控临时救助对象认定,是发挥其作用的前提。雨湖区民政局规范救助对象认定工作,将救助类型分为支出型和急难型,明确救助标准,实行分类分档救助,实现精准施策,对支出型困难救助对象给予不超过6倍低保标准的救助,对急难型救助对象根据实际费用支出和家庭困难情况给予不超过2万元的救助。同时,对各乡镇街做好政策解读工作,确保临时救助政策落实落地,在救助对象审核上严格把关,最大化发挥救助资金作用。
紧盯特殊个案,启动一事一议。针对少数救助申请对象不符合救助条件、佐证材料不完整,但家庭遭遇重大变故或实际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当地正常水平等情形,建议各乡镇街适时启动临时救助“一事一议”,及时处理群众最盼、最急、最忧的问题,帮助他们渡过难关,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雨湖区民政局针对一事一议的临时救助申请,在局党组会上进行商讨确定,党组会议通过后及时发放救助资金。同时,雨湖区民政局总结梳理各类疑难救助案例,用活救助案例成果,将救助关口前移、触角下延,提高审批效能,做到应救尽救,让“民政为民、民政爱民”更具质感和温度。
突出以人为本,做到主动救助。救助工作的核心是群众、是人心,区民政局推动社会救助从“人找政策”向“政策找人”转变,主动筛选发现除民政兜底保障对象以外的其他困难对象,对困难程度较重的,按照“先行救助、后置审批”原则,根据救助对象急难情形,简化救助申请程序,积极开展“先行救助”,并在急难情况缓解后按规定补齐审核审批手续。重点关注低保户、分散供养特困人员、低保边缘家庭、脱贫不稳定人口、边缘易致贫人口,加强日常走访,做到主动发现,及时跟进实施临时救助。建立信息共享机制,做到多渠道主动发现。对因灾、因病、因学、因残造成生活困难的群众,积极与其他相关单位对接,筛选出相关信息及时反馈给各乡镇街进行核实,确保救助及时。
民之所盼,政之所向。接下来区民政局会始终按照应救尽救、及时救助、公开公正的救助原则,急民之所急、解民之所困,立足兜底线、提时效、建机制,扎实开展临时救助工作,为困难群众“雪中送炭”。
责编:易阳思
来源:雨湖区民政局
乐之书店“如约而至”:静享阅读时光,尽享诗意人生
视频丨万楼·青年码头,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,让老湘潭焕发新活力!
文旅专题丨一路芬芳 经典雨湖
专栏丨雨湖文苑
义源当铺思“秋”
视频丨穿越时空的风情 唤醒传统街区的温情记忆 风车坪文创街区举行汉服快闪秀
张岱:老窑湾筷子巷纪事
张岱:今昔唐兴街
下载APP
分享到